第八章 生老病死(2 / 3)

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3537 字 8天前

落籍高昌了。

二人之外,另遣帐下督北宫纯率五百骑护送,携名马、金器、西域珍品来洛阳。

毋庸置疑,这个凉州使团肯定有自己的应对预案,根据朝廷对他们的态度不同而做出不同的回应。

但也看得出来,凉州方面虽不愿降,但也不愿打。

尤其是一统北地的又不是匈奴、羯胡之辈,犯不着硬拼。他们还派来了与邵勋有数面之缘的老将北宫纯,态度可见一斑。

张骏还是天真了!

邵勋睁开眼睛,看着院中婆娑的树影。

政治这种事情,杀人于无形,血腥之处不亚于军争。

其人自实力不足,瞻前顾后,想看看能不能谈出些什么来,能不打就不打,寄希望于别人嫌麻烦,不愿劳师远征,就这么放过你,让你继续名为臣属,实则割据。

就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,我可要拿捏你了。

「大王,家父—醒了。」庾亮走了过来,一脸悲戚道。

邵勋闻言,立刻起身入屋,来到了庾琛床前。

「恐是老夫与大王最后一面了。」庾琛的精神出乎意料地好,仿佛燃尽了生命中最后一分能量似的。

「我来此,便是为了见妇翁最后一面,方不负公多年操劳。」邵勋坐了下来,为庾琛掖了掖被角,说道。

「阿爷!」庾文君跌跌撞撞走了进来,泣不成声。

在她身后,庾冰、庾二人扶着母丘氏,庾条、庾翼默默跟随。

邵勋起身,对母丘氏行了一礼,然后拉过庾文君,让她坐在身边,轻抚其手,以示安慰。

「何悲戚也?」庾琛倒是洒脱,居然挤出一丝笑容,道:「人总有这一天的。临行之日,家人皆在,复有何憾?」

说完,他的目光落在庾文君身上,道:「吾女自幼聪慧,如何看不开?」

「阿爷———」庾文君泪流满面。

「吾女是有福的。」庾琛笑道:「少时见得吾婿,此非命耶?马上就要当皇后了,这般福气,

谁不艳羡?」

庾文君更难过了,邵勋轻轻揽着她,让她靠在自己的肩头。

庾琛喘了一口气,又道:「我少时饱读诗书,有匡国辅弼之志,然中年碰壁,浮浮沉沉,得任侍御史已是侥天之幸。先帝乱起,灰心丧气,尝思南渡,终未成行。」

邵勋也不由地回忆起二十余年前的旧事。

庾琛没有选择南渡,最终赴任汲郡太守,和他有莫大的关系。

他改变了庾琛的命运,也改变了庾家众人的命运。

至于是好是坏,只能留给时间来评述了,

「幸遇吾婿,暮年时得一遂少年之志。其间繁难困苦,难以述说。刚有些头绪,却寿元不继,

此亦命也。」庾琛说完,看了看邵勋,笑容平和,道:「不能再为大王奉理政事了。」

「妇翁之好,焉能忘记。」邵勋说道:「若无妇翁,我哪能常年征战,扫平不从?怕是祸起萧墙,变生肘腋,诸般事体将我牢牢束缚在河南,动弹不得。」

这是实话。有一个能帮你打理政务、稳定后方的人,那是真的幸运。

不然的话,出征打仗只能派手下大将去,而不能亲征。

久而久之,这是会出问题的。

历史上的石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后期不怎么亲自领兵了,除了与刘曜的洛阳决战外,基本都是石虎打的,最终什么后果,都看得到。

这是人心丧乱、礼崩乐坏的时代,涉及到军队的事务,无论怎么小心都不为过。

听到邵勋的话,庾琛有些欣慰。他的付出,得到了别人的肯定。或许,史书上也会留下他的印记吧?

「元规。」庾琛又看向长子。

「阿爷,我在呢。」庾亮上前一步,轻声应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