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二章 停靠(1 / 1)

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1035 字 21小时前

金秋八月不期而至,浩浩荡荡的船队经北丰、平郭停靠卸货后,于八月初十抵达了旅顺。

他们在中途避了一次风。

情况很邪乎,本来航行得好好的,突然之间就狂风大作,而且风向变幻不定,不得已之下,他们在平郭县附近的港汊内停留了整整一天时间。

慌乱之中,有两艘船陷入了淤泥之中搁浅,一直到晚上涨潮时才勉强开了出来。

这个时候,船工们不停地抱怨如果是吃水浅的江船断不至于如此,更提及如果在附近发生海战,万一被人诱进浅水区域,怕不是要让人创下“小船赢大船”的奇迹。

不过他们的抱怨无效。

懂行的人都知道,如果不是吃水较深、抗风浪能力强的尖底海船,之前那次可能就要了老命了。而且,虽然经历了险情,但老手都觉得自己的船似乎可以尝试下横渡辽海,而不是沿着海岸线走——当然,早晚会这么搞的,目前这些船工还略显稚嫩,得熟练一些才能尝试更高难度的航程。

十五艘船只的靠港并没有在旅顺引起多大的轰动。

卸货期间,曹宪在这座城市内外逛了一圈。

他发现了一个特点,旅顺城和旅顺浦几乎变成了两座独立的城市。

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早年布局的缺陷,旅顺城墙外就有许多紧邻着的农田区块,这会粟麦金黄,农人们正忙着收割。

更让人觉得夸张的是,农人们是从城内出来收割粮食的,收获就地处理,然后装上马车,拉回城内。

也就是说,他们平时住在城里,需要种田的时候就出城。

唔,颇有先秦之风啊!

不过他也知道,作为燕王治下最早的垦荒区域,这个布局很难更改了。缘城开垦的农田很难变成宅院、商铺、集市,城内的民户也没法夺走,至少短时间内不能。

聪明的做法便是在靠近海浦的地方设立邸舍、仓库、食肆乃至各种商铺,然后再用城墙圈起来。或者干脆不圈了,似乎也没什么大的问题,毕竟魏晋时洛阳城大部分区域都在城外,如辟雍、太学乃至各种公卿将相的府邸并没有城墙保护。

旅顺似乎就是这么做的。

城外大宅一座连着一座,应该是本地贵人居住的——或许称不上豪宅,但一定足够“大”,如果忽略此地的各种不便的话,住起来还是挺舒服的。

呃,似乎也没那么不便啊……

曹宪吸了吸鼻子,不远处传来了一阵香味,他下意识走了过去,见到了一个食肆。

店主操着一口别扭的官话,热情招呼道:“来吃点饼,还有酱、酒。”

曹宪指着那些热气腾腾的蒸笼,问道:“此蒸饼耶?”

“五月收的新麦,好吃。”店主十分热情,试图上前拉人。

曹宪的随从跃了上去,手握刀鞘。

店主只后退了一步,似乎并不怎么害怕。

辽东这个地方,大(本章未完,请翻页)